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首页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RESEARCH ACHIEVEMENTS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历史分析》一书出版发行

发表时间:2023-04-05
浏览次数:1795
字号 【  关闭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历史分析》一书出版发行


2021年12月,研究中心译著《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历史分析》(China-Pakistan Relations :A Historcal Ayalysis)(ISBN 978-969-20-0007-9)一书由巴中环球出版社出版发行。

29171536u5t3.png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两国关系是国家关系的典范。两国于1951年5月21日建交,虽然双方在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有诸多不同,但经过几十年的考验,两国不仅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而且在2015年4月习主席访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斯兰堡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将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巴命运共同体内涵,致力于中巴世代友好。


该书由巴基斯坦学者古拉姆·阿里著,唐俊译。

29171536gykt.png

291715361h81.png

该书主要内容分为七章,分别为:第一章 建交之初(1950-1962)第二章 两国关系加强和深化(1963-1977)第三章 中国改革、现代化、与中巴关系(1978-1989)第四章 中国平衡稳定的外交政策(1990-2001) 第五章 9/11后中巴关系的新调整第六章 中巴经济走廊第七章 被称为“巴铁”的原因

 


4:审校者序


眼前的这部著作,出自于对中巴关系熟知和有深入研究的古拉姆·阿里先生之手。这部著作,从作者自己的序言中可以看出,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成的,而从译者唐俊先生的笔下,亦可以感受到,这部著作的中文译本,有着一个走向“必然”的过程。

由巴中环球出版社李毅先生引荐,我得以见到这部译著的中文译稿。李毅先生嘱托我对译稿进行精读细校,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说法进行把关,说实话,这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进行审校的过程中以及本书出版后,我未有可能有与原作者和译者见面,因此我的审校工作主要是直接面对译稿完成的,这也是一个“别样”的体验。我虽近十年来一直关注巴基斯坦,有过两次巴基斯坦的参访经历,甚至也近百位巴基斯坦各阶层好友,以及出版过一本巴基斯坦专著,但说实话,对于巴基斯坦的政治尤其是中巴政治交往中的具体细节问题还不甚清楚。这也促使我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和感兴趣的“读者”来审读书稿。

因为我一直从事出版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出版的规范与表达的尺度方面有一些个人见解,另外我对于伊斯兰国家研究、巴基斯坦研究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也有一些积淀,这次审校,也正好是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唐俊先生,还是李毅先生,都对我从事此项工作抱有很大的信心。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对这部书稿进行了三次审读,很多问题是在逐次审校的过程中发现的。

由于一开始就奠定了出版基调,并决定此中文译本先在巴基斯坦出版,因此也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在国内出版,太多的敏感问题不仅会拖延出版周期,且会带来诸多顾虑和担心。但我同时也相信,任何一个通读过全稿的人,会将主要的认知和评价,集中到中巴关系的友好交往历史、现实和未来方面,会认为这一部非常接近真实和客观的书。

眼前的这部书稿,凝结着原作者本人和译者的艰辛劳动,文中有大量的对史实的精准梳理和观点披露,作者的视野非常宏阔,文献挖掘能力、人脉调动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都非常出色,因此这部书的可读性是非常强的。另外,本书的资料引用十分翔实,每有重要的材料支撑都有出处,因此这本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毋庸置疑。对于其中涉及中巴交往的历史细节和交往要点,本书的作者也一定是站在巴基斯坦方面来阐述的,这种视角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是一定要重点参考的,这既是本书的特点,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作为中国学者,很难有作者这样的视角观照,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议题发表“高屋建瓴”的观点,这种具有“照镜子”作用的巴方作者的著作,是应该被支持和鼓励的。

书中的观点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与我国一直主张的对交往政策中的“求同存异精神”是一致的,也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理念。史实参照性和资料精准性,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的史学功底和国际政治研判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本书在新疆反恐和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原则性问题上,与中方保持了高度一致,因此不用担心本书的立场问题。但本书中对于具体事件的评判和把握,也倾注了大量的个人观点,有一些在中国不常见的说法,这也使得本书充满思想性。此外,本书涉及的国际政治问题非常复杂,既有中巴关系,也有中印关系、巴印关系、巴美关系、巴俄关系、巴阿关系等,同时也涉及到多个领域,有军事问题、外交问题、经济问题、宗教问题、疆域问题等,这些议题多属于“敏感”议题。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中巴两国建国后几乎所有的历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并且不回避在两国发生的每一个关涉两国关系的重大事件,因此说这本书体现了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情怀和情感关照。书中使用的专业术语非常多,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各种参数,这也体现了作者研究能力的全面性。对于书中呈现的诸多表述,读者完全可以有相似或者不同的观点,因此在审校过程中,本人没有刻意修饰原作者的观点,而是希望和译者一起,尽量呈现原作者的本意。

希望这本著作的中文译本,能够为中巴关系的认知和评价,提供积极而可靠的证据。同时也希望在这本书出版之后,能够得到更多的研究界同仁和致力于中巴关系友好的人士的批评与指正。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