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团委

首页 - 青年之声

青年之声/ YOUTH VOICE

追思家国永念 |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去!

发表时间:2022-04-05
浏览次数:2587
字号 【  关闭

25.png


                                                                           清明时节情最真

寄予思念随春深
清明节
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也是追忆亲人
缅怀先烈
寄托哀思的日子

缅怀先烈

弘扬英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中华英烈网祭奠英烈

26.png

缅怀英烈祭忠魂

抚今追昔思奋进

又一年清明

让我们追寻往日烈士的传奇故事

去追忆这些最可爱的人

林水实

  1949年4月,21岁的林水实告别家人参军入伍。后又随军赴朝作战,家人便再也没了他的消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林家人收到一本三等功证书和一张烈士证明,林水实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如今,那个离家参军的少年郎再回故土,父亲当年栽下的荔枝树,已有10米多高。好似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在望儿早归。

28.jpg


陈曾吉

  一张黑白照片上,面容俊朗的青年,手握钢枪、英姿飒爽。他就是志愿军烈士陈曾吉,牺牲时年仅20岁。1950年,20岁的陈曾吉牺牲在朝鲜战场,同为战士的五叔在战场,亲手埋葬了他。那个年代,陈曾吉一家共有7人,奔赴朝鲜战场,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如今,每逢清明或者7月1日前夕,陈美善都会从郑州前往沈阳,祭扫大伯陈曾吉。“这么多年,终于把大伯盼回了家,我要替我父亲、我奶奶他们,看看他,守好他。”

29.jpg


吴雄奎

  小时候,吴玉成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儿,“父亲”吴雄奎牺牲在异国他乡,只留下一张站着笔直军姿和面容青涩的照片。长大后,吴玉成慢慢知道,未曾谋面的“父亲”其实是伯父,自己是过继给烈士的儿子,吴玉成的钱夹里那张泛黄的照片是吴雄奎的唯一遗物。“兄奎赠,公元1952年5月15日,红星照相馆。”在相片的背面,简单几行字,记录着即将奔赴战场的少年,对家乡亲人浓浓的眷恋。

30.jpg

每思祖国金汤固

便忆英雄铁甲寒
继承先烈精神
豪迈前行
把先烈的英勇
化做我们的初心
肩负伟大使命
共赴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