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校友会注册系统 English 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鸿德要闻

随郑先生一起“信马由缰”味鸟兽草木鱼虫之乐

发表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2687
字号 【   关闭

本网讯(文字/赵瞳 摄影/王宏志)5月31日下午,烈日炎炎下鸿德学院教学主楼上“崇德楼”三个大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时间刚到两点,崇德楼三楼阶梯教室里已经座无虚席。现场的老师和同学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等候着主讲老师——“崇德楼”题字的作者、鸿德学院的名誉院长郑福田教授。

两点三十分,民进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郑福田教授准时莅临讲座现场。学院2016级、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约240余名师生参与聆听了此次讲座。

周玉树院长的隆重介绍,让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体会到了聆听讲座机会的来之不易。周院长向观众讲述了郑福田教授的故事,讲述了郑先生博闻强记、学识渊博的一两则旧事,让现场一时间掌声雷动。

郑先生说信马由缰这个词出于清代文学家李绿园的《歧路灯》,并向观众阐述了讲座主题定为“信马由缰”的缘由。他希望通过讲座和同学们漫谈式的聊聊天儿,信马由缰的去体悟交流的最高境界,避免文化的同质化,以反观当今虽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却不能深层次的理解文化、走进文化的情形。郑先生主张我们去亲近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感受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深怀崇情敬畏,在自然中放任恣肆,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第一系列选择鸟兽草木鱼虫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文化的本真所在。

“笼中鹦鹉想什么?”郑先生以恩师王先生养鹦鹉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告诉我们文化源于生活。文化虽传承在殿堂之上,但也不全在殿堂之上,文化就在日用常行之中,进退礼让之间。他认为我们在有些方面应当效仿古人,先提高己身识见学养,培埴悲天悯人之心,从而,追求人生理想和抱负之实现。他建议同学们对自然要有感觉,要体悟节候迁播、时令更迭、霜晴雨霁,花谢水流中的诗意和文化存在,并且要表现对这一切的关切、尊重与敬畏。郑先生还说:“遣词造句是人对己身情感和他人的尊重”。

从伤春悲秋的情感谈到历史现实,郑先生以北魏时期的北方六镇中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与内蒙文化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例,告诉我们历史就在身边,文化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文化其实无所不在。他呼吁每位同学都要始终保持初心,认真学习文化、用心传承文化。两个多小时的讲授过程中,郑先生全程站立不喝水不休息,每位老师和同学都被郑先生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和他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他在讲述中的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更是博得了观众无数次掌声和喝彩,这堂讲座在给鸿德师生丰富学见的同时,更是一次心灵的飞跃铅华的净洗,向鸿德的莘莘学子传递了一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讲座后,郑福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我们在聆听过这场讲座以及听您介绍了后九场讲座题目之后,发现您的选题大多贴近自然,源于生活,那您想通过这系列讲座向我们传达什么道理?

郑教授:讲授开始的时候,我的讲座选题具体定什么也在思考,周院长和我提议讲一些类似“庄稼话”的通俗易懂的东西,不搞教条式的内容。我由此受到启发,文化教化就要润物无声,做到接地气、不深奥,讲讲日用常行的东西,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所以我选择与现实更接近的角度,从自然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去讲,可能更好接受,更有用。

记者:两个多小时的讲授中,您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各种各样的诗词歌赋张口就来,真的深深折服了我们每个人。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情操?

郑教授: 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经济发展飞快,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不少人吃的饱穿的暖,住在高楼大厦,出行有交通工具,有时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自然存在了,文学也有脱离生活的情形存在。就拿现在的一些孩子为例,汽车车标一个不落都识得,却不识草木,不辨鸟兽鱼虫,这实在是说不通的。我们要从诗情画意、生活意趣中感受文学,文学本身就是爱好,就是玩儿。我们应当尊重文化,但不能把文化束之高阁,反而要与之亲近,与之交好,成为朋友,亲近文化才能把文化学活了、写活了。我们要留心生活,格物致知,力争达到与之相契相融的高度。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时常会到各地去讲座,弟子门生众多,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但是鸿德学院和您更算是渊源深厚,您可不可以送给我们一句话,或者告诉我们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郑教授:我希望每个鸿德学子能做到:“好与斯文成并驾,无妨学术作积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