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校友会注册系统 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鸿德要闻

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总结大会

发表时间:2025-11-08
浏览次数:593
字号 【   关闭

为全面总结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和做法,扎实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1月6日,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在和其光楼报告厅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学院领导卢凤龙、刘兴旺、王新刚,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振龙、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系主任及学生管理干事、2025届和2026届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组织人事处处长马跃春主持会议。

张振龙处长做总结和部署

640.jpg

会上,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振龙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总结。他围绕“访企拓岗”深化校企合作、举办专场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精准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展常态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等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学院2025届就业工作的成效经验。

会上,张振龙处长对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出部署。他从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校园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就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规范开展就业数据统计核查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继续加强就业工作的具体举措

各系毕业生辅导员代表做经验交流

640 (1).jpg

人文系教师代表张成义做经验交流

640 (2).jpg

教育系教师代表苏日娜做经验交流

640 (3).jpg

外语系教师代表魏嘉慧做经验交流

640 (4).jpg

财会系教师代表陈璐璐做经验交流

640 (5).jpg

工程管理系教师代表苏波做经验交流

640 (6).jpg

经济管理系教师代表辛鹏程做经验交流

640 (7).jpg

艺术设计系教师代表张梦欧做经验交流

卢凤龙书记讲话

640 (8).jpg

学院党委书记卢凤龙做总结讲话。他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卢凤龙书记指出,近些年,学院构建了“以学院为主导、以系为主体,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系,还配套出台差异化激励措施与评优机制,形成了以“责任压实+激励引导”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协同推进联动机制,凝聚了就业工作合力,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面对毕业生规模扩大、就业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的双重挑战,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攻坚,最终取得就业率稳步提升的良好成效。

针对即将启动的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卢凤龙书记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持续严守就业数据真实性底线,强化数据源头管理与全流程核查,继续以诚信规范的就业工作赢得社会各界认可;二要不断深化 “访企拓岗” 专项行动,紧扣学科专业特色与学生求职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宽市场化就业主渠道,健全分类指导体系与精准帮扶机制,提升就业对接匹配度;三要强化正向激励与责任传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完善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考评体系与奖惩机制,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工作推进相对滞后的集体和个人,加强针对性督促指导与及时提醒约谈,帮助找准问题、补齐短板,树立“奖优促优、比学赶超” 的正向导向;四要凝聚全员合力,优化就业服务。明确毕业班辅导员须全程参与线下招聘活动,深入就业一线精准掌握企业用人需求与学生求职动态,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五要加强观念引导,做好心理疏导。常态化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服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 “先就业、后择业” 的理性求职心态,引导 “慢就业” 群体主动规划职业发展,避免陷入 “难就业” 困境,助力学生以积极状态平稳步入社会。

卢凤龙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既关乎每一位学生的前途命运,也事关学院的长远发展与社会声誉。全院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全力推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给就业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

会上,学院还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学院党委书记卢凤龙、副院长刘兴旺、副院长王新刚分别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荣誉证书和奖金。

640 (9).jpg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

640 (10).jpg

“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赵乃萱、王欢、赵东辰、安俊杰、吕梁、白傲锐、李媛、白如月、吕婷、李慧霞、苏日娜、张成义、邵毅、王志刚、焦阳、白云、肖娜、杨茜、赵娜、塔娜、姚卓琛、陈璐璐、马明亮、孙佳宁、赵若晨、程艳静、姚志强、贾书源、连怡婷、辛鹏程、魏鑫、武海鹏、包英超、郑苏丹、王彤、郭立清、苏力德、张梦欧

640 (11).jpg

“就业优秀工作者”:温波、车勒格尔、宏伟、郭云青、金港、刘燕、刘娜、张珂、王丹彤、祁文强


编辑:张雅轩